导读:未签订劳动合同时,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对劳动者反而有利,那样,具体如何有利呢?
案例介绍:
周某于2016年9月十日入职深圳某公司,并交纳培训押金1000元,在培训一周后开始上班,从事技师工作。双方一直未签订劳动合同,薪资按每小时提成从70元到110元不等的价格计(无底薪),甲公司没为周某参加社会保险。
2017年4月,因周某违规买卖被发现,公司需要周某于2017年4月11日离职并不发放当月薪资,周某口头赞同离职但需要公司支付当月薪资并退还押金,双方发生争议。后朱某到劳动局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在劳监大队的协调下,公司发放了朱某2017年4月份薪资,在未退还押金的状况下需要周某写收据证明已收到押金。周某对于押金一事一直耿耿于怀,偶然状况下咨询了深圳劳动律师文开齐,并委托文开齐律师作为代理人,于2017年4月30日提起劳动仲裁,需要公司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薪资差额6万余元,并退还押金1000元。
【案情剖析】
本案争议焦点: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薪资差额是不是需要支付及其期限和基数问题。
从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生效之日起,劳动合同签订书面化成为一个强制性规定,且法律规定了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相应的法律责任,即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薪资差额。
本案中,自2016年9月十日起公司方与周某就打造了劳动关系,依法应在一个月之内(即2016年十月十日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双方一直未订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第1款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越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薪资”,公司应支付周某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薪资差额,且期限为2016年十月十日-2017年4月11日,共计6个月。
公司代理人提出,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薪资差额的基数应按法定最低薪资标准计算,理由是:周某实行计件薪资,其每月劳动报酬已包含了加班时间的报酬,根据广州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司法实践,计件薪资的规范工时薪资为法定最低薪资标准。
但在本案审理过程中,文开齐律师抓住了另一个重点,即2012年7月《广东高级人民法院、广东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关于审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座谈会纪要》颁发,该会议纪要第14条对于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薪资差额的基数进行了详细规定,依据该规定本案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薪资差额的基数为周某相应月份的提成薪资总额。
本案经过庭审后,裁决公司应当支付周某2016年月十日-2017年4月11日期间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薪资差额58276.86元。
【专家提醒】
劳动合同的签订本是一个保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协议,但因一些用人单位一直对于劳动管理漠视或是对劳动合同签订的误解,如不签劳动合同职员就告不了公司、签了劳动合同就得买社保等,故一旦劳动者辞职发生争议提起劳动仲裁,就会连带把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薪资差额一并告上。因此,用人单位应该正确看待劳动合同签订责任,劳动者入职一个月内就需要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以防止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薪资差额的支付责任。简单而言,对于劳动合同的签订,用人单位只有华山一路而无其他任何捷径可循。
劳动合同签订系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权利与义务,日常也常常出现用人单位需要签订劳动合同但劳动者拒不签订,但劳动者拒不签订劳动合同并不可以构成用人单位免除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薪资差额的支付责任。根据《劳动合同法推行条例》第五条及《广东高级人民法院、广东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关于审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座谈会纪要》第14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劳动者入职一个月内解除劳动关系,且依法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若超越一个月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则除应当依法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薪资差额外,用人单位还应支付解除劳动关系之经济补偿金。
劳动合同的书面化是劳动合同的基本需要之一,劳动合同的签订不仅能够免除用人单位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薪资差额的责任,还可以解决劳动报酬、工时、加班薪资计算基数等问题,为防止更多争议,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应当看重劳动合同签订。
中国普法网 > 律师入门 >
猜你喜欢
- 10-23 肺炎疫情期间产检如何解决点对点行业会死亡
- 10-21 服务业复工复产公告企业复工复产扶持政策有
- 10-21 企业复工需要复工证吗企业复工要审批吗?企
- 10-20 疫情期间发薪资延后疫情期间薪资发放标准?
- 10-20 疫情期间如何交社保公司疫情期间的社保如何
- 10-19 北京疫情期间上班职员补贴疫情期间上班补贴
- 10-19 人社部疫情期间公告人社部点名10家欠薪企业
- 热点排行
- 热门推荐
- 热门城市